4月11日,人民网“人民直击”栏目发表文章股票配资平台,对河北省三河市多家商铺被要求更换招牌颜色、红色等底色被“禁用”等进行深入调查。
该文章称,多条街道的商户表示接到“整改”通知,有的招牌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拆除。这里的“整改”应该是恢复原来的面貌。因为文章中说,“10日,记者发现该店招牌又换回了红色”。“该店”指的是蜜雪冰城,其中经历了由红变绿、又由绿变红的过程。
4月11日,有媒体报道称,廊坊市纪检委相关工作人表示,监督室已经前往三河市介入调查。
这里简述一下三河市广告牌匾变色的大致过程。去年12月,三河市相关部门发布了《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》,其中列出了广告牌匾设计的负面清单,要求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,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。
随后进行了“整改”。据媒体报道,截至四月初,该市已摸排应调整牌匾3126块,整改1820块。之后在社会反应强烈的情况下,又“往回改”。“往回改”其实就是对过去错误的纠正。
对此,有媒体评论指出:一场荒诞的“招牌整顿”,一面照见基层治理的镜子。
也有律师指出,在有关文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的情况下,相关部门强制要求更换商户招牌,干扰了它们的正常经营,若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合理事由,是涉嫌侵犯商户合法权益的。
这样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,但这里笔者还是要问两个问题。
第一个问题是,事件的整个过程是否有明确的法规依据。
综合媒体报道,三河市“前期整改”是基于《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》。三河市是河北省廊坊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,制定规则方面层级很低。“导则”虽然已经成文发布,但并不具有约束力,属于引导性意见。如果商户对因为“改色”的具体行政强制行为提起行政诉讼,恐怕作为被告的行政部门都不好意思拿出这条“导则”进行抗辩,更何况可能无明确的被告。
这就引起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。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一纸“导则”在三河市能够得以推行,并能够在各方压力下“往回改”,在这个过程中,具体执行单位如何朝令夕改、自圆其说?
这也是第二个问题的关键所在,这种执行方面的动力和压力来自哪里。
笔者以为,应该来自一些地方领导的所谓“权威”: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,按照法律法规来执行;在具体方面,可以实现“变通”,有这种借口“兜着”。很多事情是地方领导“一句话”的事儿,而具体执行部门只能照办。
“人民直击”的文章引述专家的意见评论道:“设置颜色‘禁令’等做法,显示出当地有关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,存在简单粗暴作风。”
另外,“人民直击”的报道说:现在的大体情况是,有的招牌拆下后仍摆放在路边,被问及原因,有商户称:“万一又能用上了呢?”
“万一又能用上了呢”,这正是三河市广告牌匾变色问题引发人们思考的关键所在。
(作者系第一财经评论员)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
李攻
相关阅读
城镇居民人均负担家庭消费支出或已超5000元/月,时隔六年多个税起征点有必要适度提高。
395 03-03 14:07
对党政机关来说,过紧日子值得肯定,但不是功劳,而是本分。
335 02-26 22:02
在维护市场健康平稳运行的同时解决好民生问题,各地政府都应当积极有为。
385 02-23 23:41
重要的不是学习杭州的先进做法,而应该去关注一些基础层面的问题。
12 1044 02-15 17:36
预计春节期间股票配资平台,上海主要批发市场蔬菜经营开门率不低于55%,分割肉类经营开门率不低于50%,水果经营开门率不低于70%。
107 01-21 21:5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